当前位置:首页 > 南通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 > 正文内容

16条优势产业链链出“南通质造”版图

  产业链,是近年来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热词。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链现代化是基础。

  近日,市委财经委会议专题研究产业集群培育和优势产业链建设工作,强调要深入落实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制度,加快突破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支持优势企业垂直整合产业链,不断丰富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

  7月上旬,近百名企业家从全市汽车及零部件、5G通信产业链培训班结业。至此,由市工信局委托张謇企业家学院举办的产业链培训班已举办6期,培训企业家600多名。参加培训的企业家认为,这样的培训,给了同一产业链上企业相互交流和对接的机会。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市在结合现有产业集群基础、注重与全省优势产业链有机衔接的基础上,梳理出了16条优势产业链,并于今年3月建立起市领导挂钩联系工作机制,计划通过2至3年时间,将8个发展前景较大的优势产业链分别培育成超500亿级的产业集群;其余8个产业链在行业内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高地,力争使16个产业链总产值规模接近8000亿元。

  这两方面合计16条优势产业链分别为: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家纺、金属制品、金属新材料、集成电路、输配电设备、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化学纤维、汽车及零部件、纺织面料、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5G通信。每条产业链规模大多为150-500亿元,产值总规模达4250亿元。

  我市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推进机制。16条产业链均组建工作专班,由挂钩市领导任“链长”,确定了一位产业链首席专家,明确了一个产业链专业化智库单位,梳理出一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产业链条图、区域分布图、重大项目图、产品品牌图。16条优势产业链图谱勾画出“南通质造”版图。

  亚洲蕞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中国首制2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全国头部艘极地探险邮轮……一大批国际国内“首制船型”从南通启航,半潜式平台、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钻井平台等关键技术已实现自主研发。船舶海工产业是我市的地标性产业,今年产业规模预计跨过千亿门槛,其中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链规模约为300亿元。

  “补链、强链、创链,我市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培育工作成效明显。”市制造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工信局局长曹海锋介绍,今年上半年,产业链群287家企业实现应税销售1553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35.1%。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核心技术加快应用,赋能家纺、电子、化工等产业固链强链,提升发展。

  在南通国际家纺园区,由市工信局和园区共同推进的“大数据+赋能家纺产业发展”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该项目已确定了首席专家、支撑机构、智库单位和一批试点企业,制定了《南通市“大数据+”赋能家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重点推动成立一个家纺大数据创新中心、建立一个家纺产业大数据供应链平台、打造一批家纺产业标杆工厂和培育一个家纺直播基地。

  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副主任李建峰介绍,园区将加快示范点建设,在设计端,推动建立设计共享打样中心;在生产端,推动相关家纺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在销售端,形成服务电商的实时供、销、存大数据共享平台;在供应链方面,借力纺织领域专业化平台,建设家纺供应链试点平台。

  “对标全省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0条优势产业链,我市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升,一些短板亟待补齐。”曹海锋介绍,我市正以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为导向,加快产业集群培育,推动产业链升级,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进一步推动我市产业链群加快从“零”到“链”的突破和从“链”到“群”的提升。

  市工信局正组织有关专家智囊,编制《南通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初步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条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产业链的设想,推动全市产业链群实现跨越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7月28日,我市首批产业创新“揭榜挂帅”项目名单正式出炉。“揭榜挂帅”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科研经费的投入体制,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这一制度,面向全市16个优势产业链,把需要攻坚的“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项目以发榜形式面向全社会揭榜招标,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揭榜挂帅”、协同攻关等新模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突破一批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瓶颈制约。首批上榜项目共11个,悬赏总额达5720万元。

  据悉,下一步,我市还将重点加强对新兴产业、种子产业、未来产业链群研究,明确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和发展载体,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等方式,聚力创新驱动,突破产业发展瓶颈。针对不同产业的发展特征,加强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衔接,完善精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政策,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汤晓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tong.021cf.cn/index.php/post/49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外勤主管(南通港闸)(中南集团-中南高科)

外勤主管(南通港闸)(中南集团-中南高科)

  投递须知:该职位由企业通过授权猎聘发布在百度百聘,百度无法保证该职位真实性和有效性,建议您谨慎投递。   防骗指南:又到一年求职旺季,网络求职需要谨慎,下面是小编精心挑选的防骗精华,找工作一定要看哦!查看更多   职位描述: 1、主持物业服务中心秩序维护、清洁、绿化的日常管理; 2、负责对物业服务中心秩序维护、清洁人员的组织架构运作优化改善提议;...

省级开发园区-南通市人民政府

省级开发园区-南通市人民政府

  【概况】江苏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简称“港闸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是全省沿江开发的15大园区之一,主要产业有船舶海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电子商务、软件和服务外包等。2017年,港闸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3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7%;完成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3%;完成工业应税销售2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6.7%;...

两大科创平台落户南通苏锡通园区

两大科创平台落户南通苏锡通园区

  9月29日,武珞跨江融合科创社区、中科苏锡通创新园两大科创平台项目正式在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签约落户,这是园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   武珞跨江融合科创社区项目由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发起设立的武珞控股集团建设运营。该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发挥其在相关领域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科技项目和团队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端人才和项目在园区集聚...

南通高新区:打造“四个高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南通高新区:打造“四个高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今年以来,南通高新区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重大发展机遇,锚定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总定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赋权赋能为动力,以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为抓手,大力培育“一主一新一智”产业,着力提升发展新动能,打造四个新高地。   以平台为支撑,打造创新高地。南通高新区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合创业孵化、技术...

加快金融资源和产业对接

加快金融资源和产业对接

  日报讯 (记者龚秋瑾)22日,由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南通市财政局联合主办的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园区行——南通站活动在南通创新区紫琅科技城举办。副市长王凯,省财政厅基金管理处处长熊洁等出席活动。   “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园区行”活动,旨在通过政策宣讲、项目路演、调研走访和投贷联动等形式,搭建产业园区、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交流平台,加快金融资源和产业对接,为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2年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公开选调优秀青年人才简章

2022年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公开选调优秀青年人才简章

  style=height:62px;width:115px;padding-left:70px; margin-top:-60px;background-position:0 -147px   已公布,计划选调5人。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2月14日-2月23日。江苏公务员考试网现将其整理如下:   为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拓宽高素质专业化年轻...

通州区八大产业园区

通州区八大产业园区

  通州商务园位于新城西北部,规划面积 7.3 平方公里, 是北京市规划的四大首都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北距首都机 场 10 公里,西距 CBD 核心区 12 公里。商务园的特色是依 托温榆河和运河的自然优势,发展低密度、亲水生态、节能 环保的高端商务办公区,主要发展国际化综合商务平台、金 融后台服务基地、效率型国际总部基地、新型服务业孵化基 地等主导产业。入园企业有金融街控股公司、阳光...

效果图曝光!通州再添一所“双一流”大学研究院就在这个镇

效果图曝光!通州再添一所“双一流”大学研究院就在这个镇

  以及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等,这意味着等待3年之后,陕西的这所“双一流”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即将落地,今年有望开工建设,并且和南京理工大学项目成为邻居!   据了解,早在2019年10月份,西北工业大学就和北京市通州区政府签署了协议,计划筹备北京研究院的建设。   根据协议,西工大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