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务实举措构筑聚才用才留才强磁场 海门成全省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
本网讯 海门人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记者1月1日从海门区委组织部获悉,海门成为江苏省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为苏中唯一。
海门紧紧围绕“12+2”产业链构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主动融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举措,构筑聚才、用才、留才强磁场,积极探索人才建设人才发展先行区。仅2021年,海门新入选省“双创人才”17名、“双创团队”2个,“双创人才”入选数连续四年位居南通县(市、区)头部。
聚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一环,海门以筑巢引凤的理念,通过产才融合、科创平台打造、校地合作等措施,构建“广纳贤才、近悦远来”的创新格局。每年组织东洲英才创业周、“东洲智荟”项目路演、“海智杯”创业大赛等活动,提升海门聚才与产业的黏合度。2021年,组织“东洲智荟”项目路演7场,共路演项目48个,截至目前,26个领军型创业项目落户海门;举办第六届“海智杯”创业大赛,共征集项目200多个。
科创平台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海门聚力打造包括沿江科创带,謇公湖科教城、东布洲科学城两大硬核,高端绿色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三个产业基地的“一带两核三基地”;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机器人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如今,“一带两核三基地”集聚了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70多名国家级人才安营扎寨。
聚才更要用好才。海门出台“顶尖人才来海创业免评审”“企业自评专家”“全职高薪人才项目申报‘三不唯’”等举措,并加大人才项目资助力度。到目前为止,海门已有7名国家特聘专家免评审落户,均给予总额1000万元的项目资助;8家企业自评专家32名,均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人才津贴。海门还专门出台了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邮轮制造、机器人三大重点产业人才专项扶持政策,累计资助创新创业项目95个,发放资助金额1.2亿元。
海门出台人才新政30多项,形成覆盖从“顶尖”到“草根”、从“海归”到“本土”的政策集成体系。成立“人才服务联盟”,提供51项集成化服务。建立区领导与优秀人才结对机制,把5月25日“海门人才日”作为人才“集体生日”,定期组织开展人才慰问、健康体检、疗养等活动,以蕞大诚意礼遇各方英才。此外,还按照“三年新建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目标,构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已建成人才公寓35.4万平方米、在建40万平方米。(通讯员刘海滢 黄钱渠 记者陈静)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