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通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 > 正文内容

努力以一域之发展为全省增光添彩 南通:只争朝夕打造“一枢纽五城市”

  12月22日,历时仅一年半建设,南通“大门户”建设标志性工程——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正式启用。该市“八龙过江”规划的“第四条龙”——张靖皋长江大桥工程初步设计也于近日获省发改委批复,开工指日可待……临近岁末,南通在加速向前奔跑、冲刺。

  “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的历史使命,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南通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说,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南通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跑出加速度、打好主动仗,奋力建设“一枢纽五城市”,全力打造“北上海”“新苏南”,努力以一域之发展为全省增光添彩。

  11月29日,省党代会闭幕后的第二天,南通国际会议中心热潮涌动。南通人才新政3.0版本在江海英才创业周暨科创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开幕式上重磅发布,力度之大、长三角罕见的政策礼包引发全场惊叹。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号召全省上下围绕履行‘三大光荣使命’、实现‘六个显著提升’,着力抓好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头部项就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更大力度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王晖在致辞时开门见山,“省党代会一结束,南通就举行江海英才创业周活动,就是头部时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

  省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正成为这座新晋“万亿之城”的奋斗指南。南通干部群众欣喜发现,省党代会报告频现“南通元素”:北沿江、通苏嘉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一批事关南通未来发展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写入报告;“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苏中地区跨江融合,加快实现中部崛起”“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以张謇为楷模,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扬企业家精神”等多项重点任务与南通直接相关。

  更让全市人民深感振奋的是,省党代会期间,吴政隆同志来到南通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党代会报告,勉励南通“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发挥好支点作用,意味着必须提升城市能级,强化辐射带动力;成为重要增长极,意味着必须厚积增长动能,跑出发展加速度。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的历史使命,南通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迅速确定路线图:更大格局、更深层次推进跨江融合,坚定不移对接上海、融入苏南,加快推动通州湾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过江通道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全力打造“北上海”“新苏南”,引领带动江苏中部崛起;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推进向海发展,在沿海再造一个万亿级的新南通,成为江苏沿海崛起主力军。

  东风劲吹满目新,江海激荡暖潮急。11月底以来,南通密集推出科技创新、沿江科创带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新政。江海大地,一幕幕高质量发展图景激动人心:12月6日,全球首艘5000立方米双燃料全压式LPG运输船在启东交付;12月16日,亚洲蕞大海上风电场——如东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同日,长江新一代高端邮轮“长江叁号”在海门交付……

  “放眼全省谋划南通发展,立足南通服务全省大局。”王晖说,以一域之发展为全省增光添彩,南通将奋力建设“一枢纽五城市”:突出交通先导,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突出创新驱动,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跨江融合,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突出向海发展,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突出共建共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12月上旬,南通在两张全国榜单上表现亮眼:赛迪顾问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南通位列第17,较去年提升9个位次;《中国经济周刊》发布1-10月全国地级市财政收入十强榜,南通以627.4亿元位居第6,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1%。

  与城市共同向上跃升的,是众多活力十足的企业。11月,捧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后,南通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龙头企业——通富微电马不停蹄以更大手笔投入创新。11月以来,先后与国内10多所高校签订产学研项目1500万元。今年上半年,通富微电实现销售70亿元,预计全年可超150亿元,较去年增长超过50%。以通富微电为代表,1-10月,南通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9.4%。

  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南通始终将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支点所在、重心所系。“十三五”期间,南通全市工业应税销售破万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9%,居全省第二。锚定“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南通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未来5年坚持“项目为王”,聚力打造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大重点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工业应税销售突破2.5万亿元,建成千亿以上产业集群6个。

  “下一个万亿”在哪里?项目是南通重要的底气来源。“未来5年,力争每年有10个超百亿项目在建。”南通市工信局局长曹海锋信心满满。曹海锋的期望并非遥不可及。伴随着交通突破,放眼南通,仅“大通州湾”就已吸引落户中天精品钢等百亿级以上产业项目16个,去年以来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63个、总投资3328亿元。

  “十四五”期间,南通在交通领域投资总额预计达1500亿元,为“十三五”时期的2.14倍,初步建成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建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推动张靖皋、海太、苏通二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八龙过江”格局,经济潜能将加速释放。

  “推动南通成为‘重要增长极’,产业是支撑、交通是基础、动能在创新。”南通市代市长吴新明介绍,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南通正以南通创新区为核心,集聚全市70%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80%以上的国家特色产业基地,80%以上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85%以上的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的沿江科创带,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打造独具江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高端制造新中心。

  “实名羡慕”“别人家的小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幸福”……12月18日,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易家桥壹号院居民陈玲玲,坐在家中享受冬日暖阳,顺手将新拍的小区美图发到微信朋友圈,立马收获一大波留言点赞。

  城市,是生活的空间,也是发展的载体。放眼全国,南通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基于自己的理念,全面规划、建设、经营的头部座城市,被吴良镛院士誉为“中国近代头部城”。“延续城市文脉,不能只顾新城而遗忘了老城,要将老城的历史记忆深深融入城市血脉之中,让人们到了老城就想起南通,到了老城就能听到熟悉的南通话,到了老城就能看到儿时城市的模样。”王晖说,这对规划、建设、管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需要下“绣花”功夫。

  让新城与老城交相辉映。今年,南通主城区50个老旧小区基本完成升级改造。“十四五”期间,该市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系统解决停车、充电、管网、加装电梯、物业管理等突出问题,确保2000年底前建成的251个老旧小区应改尽改,让不论生活在新城还是老城的群众,都不只是现代化进程的旁观者、羡慕者,而成为城市发展的获利者、享受者。

  冬日,行走在南通的大街小巷,幸福就像午后暖阳溢满每个角落。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全省城市11月降尘量排名,南通以蕞低降尘量跃居榜首。截至12月14日,南通今年优良天数比率达88.8%,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头部。

  呼吸之间的幸福源于壮士断腕的决心。今年前三季度,南通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在6个“万亿新秀”城市中位列第二。与此同时,南通的单位GDP能耗却始终保持全省蕞低。近年来,南通坚决舍弃“沾灰”“带毒”的GDP,取消海安、海门、启东3个化工园区定位,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454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1.3%。

  “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得益彰。”吴新明介绍,该市正系统推进碳达峰行动,全面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制造体系、低碳生活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工厂20家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再下降16%,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成为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沿江沿海沿河形成魅力水岸空间,全域彰显江风海韵花园城市风貌,建成美丽江苏南通样板。

  “南通发展的许多条件已经具备,现在是不能等、也等不及,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做得更好。”采访中,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展现出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迫切之心。

  “不能等,等不及”,源于对发展机遇和使命担当的清醒认识。“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胸怀高远目标,就不会迷惑于小利、陶醉于小成。人如此,城亦如此。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南通,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在与发达地区对标找差中,清醒认识“南通应该发展得更好”;在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风口”前,敏锐判断“南通正处于跨越式发展前夜”;从省党代会勾画的江苏现代化建设蓝图里,坚定扛起“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历史使命,打造“新苏南”“北上海”,支撑带动北沿江发展和苏中崛起。

  “不能等,等不及”,体现出对发展目标和赶超路径的清晰把握。巨轮行于大海而不迷航,是因为定位精准、方向明确。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南通是一座方向感极强的城市。将国家战略、省委要求与自身实际有机结合,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心描绘了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等“一枢纽五城市”蓝图,并明确各个板块的任务和定位。将宏伟蓝图分解,就是一幅幅目标具体、路径清晰的施工图、作业图,挂图作战、鼙鼓阵阵,催人奋进。

  “不能等,等不及”,展示了对干部作风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更高要求。“正确的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复盘疫情严重冲击之下南通“破万亿”历程,可以说,正是持续激扬“敢争头部、勇创唯一”的“狼性精神”,南通才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多条战线,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过去助力南通成功的秘诀,正成为其制胜未来的法宝。南通明年将协同推进“作风建设整治年”“营商环境提升年”,以进无止境的干部作风建设营造“万事好通”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种市场主体、各类发展要素在江海大地自由生长、竞相涌流,汇聚成推动南通成为“重要增长极”的澎湃合力。

  “不能等,等不及”,只争朝夕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南通一定会跑出漂亮成绩,跑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2月22日,历时仅一年半建设,南通“大门户”建设标志性工程——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正式启用。该市“八龙过江”规划的“第四条龙”——张靖皋长江大桥工程初步设计也于近日获省发改委批复,开工指日可待……临近岁末,南通在加速向前奔跑、冲刺。

  “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的历史使命,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南通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说,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南通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跑出加速度、打好主动仗,奋力建设“一枢纽五城市”,全力打造“北上海”“新苏南”,努力以一域之发展为全省增光添彩。

  11月29日,省党代会闭幕后的第二天,南通国际会议中心热潮涌动。南通人才新政3.0版本在江海英才创业周暨科创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开幕式上重磅发布,力度之大、长三角罕见的政策礼包引发全场惊叹。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号召全省上下围绕履行‘三大光荣使命’、实现‘六个显著提升’,着力抓好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头部项就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更大力度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王晖在致辞时开门见山,“省党代会一结束,南通就举行江海英才创业周活动,就是头部时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

  省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正成为这座新晋“万亿之城”的奋斗指南。南通干部群众欣喜发现,省党代会报告频现“南通元素”:北沿江、通苏嘉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一批事关南通未来发展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写入报告;“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苏中地区跨江融合,加快实现中部崛起”“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以张謇为楷模,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扬企业家精神”等多项重点任务与南通直接相关。

  更让全市人民深感振奋的是,省党代会期间,吴政隆同志来到南通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党代会报告,勉励南通“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发挥好支点作用,意味着必须提升城市能级,强化辐射带动力;成为重要增长极,意味着必须厚积增长动能,跑出发展加速度。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的历史使命,南通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迅速确定路线图:更大格局、更深层次推进跨江融合,坚定不移对接上海、融入苏南,加快推动通州湾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过江通道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全力打造“北上海”“新苏南”,引领带动江苏中部崛起;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推进向海发展,在沿海再造一个万亿级的新南通,成为江苏沿海崛起主力军。

  东风劲吹满目新,江海激荡暖潮急。11月底以来,南通密集推出科技创新、沿江科创带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新政。江海大地,一幕幕高质量发展图景激动人心:12月6日,全球首艘5000立方米双燃料全压式LPG运输船在启东交付;12月16日,亚洲蕞大海上风电场——如东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同日,长江新一代高端邮轮“长江叁号”在海门交付……

  “放眼全省谋划南通发展,立足南通服务全省大局。”王晖说,以一域之发展为全省增光添彩,南通将奋力建设“一枢纽五城市”:突出交通先导,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突出创新驱动,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跨江融合,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突出向海发展,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突出共建共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12月上旬,南通在两张全国榜单上表现亮眼:赛迪顾问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南通位列第17,较去年提升9个位次;《中国经济周刊》发布1-10月全国地级市财政收入十强榜,南通以627.4亿元位居第6,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1%。

  与城市共同向上跃升的,是众多活力十足的企业。11月,捧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后,南通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龙头企业——通富微电马不停蹄以更大手笔投入创新。11月以来,先后与国内10多所高校签订产学研项目1500万元。今年上半年,通富微电实现销售70亿元,预计全年可超150亿元,较去年增长超过50%。以通富微电为代表,1-10月,南通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9.4%。

  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南通始终将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支点所在、重心所系。“十三五”期间,南通全市工业应税销售破万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9%,居全省第二。锚定“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南通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未来5年坚持“项目为王”,聚力打造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大重点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工业应税销售突破2.5万亿元,建成千亿以上产业集群6个。

  “下一个万亿”在哪里?项目是南通重要的底气来源。“未来5年,力争每年有10个超百亿项目在建。”南通市工信局局长曹海锋信心满满。曹海锋的期望并非遥不可及。伴随着交通突破,放眼南通,仅“大通州湾”就已吸引落户中天精品钢等百亿级以上产业项目16个,去年以来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63个、总投资3328亿元。

  “十四五”期间,南通在交通领域投资总额预计达1500亿元,为“十三五”时期的2.14倍,初步建成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建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推动张靖皋、海太、苏通二通道建设,加快形成“八龙过江”格局,经济潜能将加速释放。

  “推动南通成为‘重要增长极’,产业是支撑、交通是基础、动能在创新。”南通市代市长吴新明介绍,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南通正以南通创新区为核心,集聚全市70%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80%以上的国家特色产业基地,80%以上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85%以上的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的沿江科创带,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打造独具江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高端制造新中心。

  “实名羡慕”“别人家的小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幸福”……12月18日,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易家桥壹号院居民陈玲玲,坐在家中享受冬日暖阳,顺手将新拍的小区美图发到微信朋友圈,立马收获一大波留言点赞。

  城市,是生活的空间,也是发展的载体。放眼全国,南通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基于自己的理念,全面规划、建设、经营的头部座城市,被吴良镛院士誉为“中国近代头部城”。“延续城市文脉,不能只顾新城而遗忘了老城,要将老城的历史记忆深深融入城市血脉之中,让人们到了老城就想起南通,到了老城就能听到熟悉的南通话,到了老城就能看到儿时城市的模样。”王晖说,这对规划、建设、管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需要下“绣花”功夫。

  让新城与老城交相辉映。今年,南通主城区50个老旧小区基本完成升级改造。“十四五”期间,该市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系统解决停车、充电、管网、加装电梯、物业管理等突出问题,确保2000年底前建成的251个老旧小区应改尽改,让不论生活在新城还是老城的群众,都不只是现代化进程的旁观者、羡慕者,而成为城市发展的获利者、享受者。

  冬日,行走在南通的大街小巷,幸福就像午后暖阳溢满每个角落。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全省城市11月降尘量排名,南通以蕞低降尘量跃居榜首。截至12月14日,南通今年优良天数比率达88.8%,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头部。

  呼吸之间的幸福源于壮士断腕的决心。今年前三季度,南通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在6个“万亿新秀”城市中位列第二。与此同时,南通的单位GDP能耗却始终保持全省蕞低。近年来,南通坚决舍弃“沾灰”“带毒”的GDP,取消海安、海门、启东3个化工园区定位,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454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1.3%。

  “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得益彰。”吴新明介绍,该市正系统推进碳达峰行动,全面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制造体系、低碳生活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工厂20家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再下降16%,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成为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沿江沿海沿河形成魅力水岸空间,全域彰显江风海韵花园城市风貌,建成美丽江苏南通样板。

  “南通发展的许多条件已经具备,现在是不能等、也等不及,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做得更好。”采访中,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展现出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迫切之心。

  “不能等,等不及”,源于对发展机遇和使命担当的清醒认识。“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胸怀高远目标,就不会迷惑于小利、陶醉于小成。人如此,城亦如此。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南通,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在与发达地区对标找差中,清醒认识“南通应该发展得更好”;在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风口”前,敏锐判断“南通正处于跨越式发展前夜”;从省党代会勾画的江苏现代化建设蓝图里,坚定扛起“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历史使命,打造“新苏南”“北上海”,支撑带动北沿江发展和苏中崛起。

  “不能等,等不及”,体现出对发展目标和赶超路径的清晰把握。巨轮行于大海而不迷航,是因为定位精准、方向明确。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南通是一座方向感极强的城市。将国家战略、省委要求与自身实际有机结合,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心描绘了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等“一枢纽五城市”蓝图,并明确各个板块的任务和定位。将宏伟蓝图分解,就是一幅幅目标具体、路径清晰的施工图、作业图,挂图作战、鼙鼓阵阵,催人奋进。

  “不能等,等不及”,展示了对干部作风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更高要求。“正确的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复盘疫情严重冲击之下南通“破万亿”历程,可以说,正是持续激扬“敢争头部、勇创唯一”的“狼性精神”,南通才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多条战线,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过去助力南通成功的秘诀,正成为其制胜未来的法宝。南通明年将协同推进“作风建设整治年”“营商环境提升年”,以进无止境的干部作风建设营造“万事好通”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种市场主体、各类发展要素在江海大地自由生长、竞相涌流,汇聚成推动南通成为“重要增长极”的澎湃合力。

  “不能等,等不及”,只争朝夕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南通一定会跑出漂亮成绩,跑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tong.021cf.cn/index.php/post/183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新形势下南通通州湾产业定位及布局研究

新形势下南通通州湾产业定位及布局研究

  新形势下南通通州湾产业定位及布局研究 乔桂银 【期刊名称】《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14)002 【摘要】欧债危机、美国财政危机和经济的结构性减速将对通州湾的开发产生 重要影响,通州湾的产业发展必须瞄准第三次工业革命先导产业,坚持两化并重、 双轮驱动、港产城一体的发展方针,以临港产业为先导,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 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态...

王晖:建设大门户 同奔共富路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现代化篇章

王晖:建设大门户 同奔共富路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现代化篇章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应对风险挑战、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抢抓战略机遇、攻坚突破的五年,是展现发展自信、意气风发的五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创造性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产业、城市、交通转型升级,加快全...

宝色股份(300402SZ)拟投资建设通州湾超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宝色股份(300402SZ)拟投资建设通州湾超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智通财经APP讯,宝色股份(300402.SZ)发布公告,为满足公司(“乙方”)业务发展需求,解决公司产能瓶颈,满足大型设备运输,实现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布局,促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充分利用江苏南通通州湾优越的区位、资源优势,享受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公司拟与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管委会(简称“通州湾管委会”、“甲方”)、南通博峰私募基金管...

南通通州湾示范区厚植高质量发展土壤

南通通州湾示范区厚植高质量发展土壤

  企业培育需要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今年以来,面对疫情考验和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通州湾示范区主动出击,把培大扶强作为夯实区域产业基础、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关键一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气候”,加快培植企业发展肥沃“土壤”,全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已落户企业是示范区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培大扶强、服务企业是地方政府的...

江苏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本月底将建成开港运营:全球强港名港可期

江苏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本月底将建成开港运营:全球强港名港可期

  孙中山先生一个世纪前提出的“东方大港”梦想,正在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启东变成令人惊叹的恢宏画卷。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大项目——江苏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2+2”码头进入开港倒计时之际,12月3日,“启吾东疆·向海图强”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发展研讨会在江苏南通启东举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未来的通州湾新出海口,将与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群形成中国长三角港口群“一体两翼”新格局;吕四起步港区...

通州湾新出海口主体港区三港池1-3码头工程正式开工

通州湾新出海口主体港区三港池1-3码头工程正式开工

  12月30日上午,通州湾新出海口主体港区三港池1#-3#泊位码头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通州湾主体港区正式迈入“深水大港”时代。南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新明宣布开工。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通州湾港口开发建设委员会主任、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俊,市政协副金元,市政府秘书长凌屹、副秘书长王国平,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施宏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

聚力港产城 培育新动能 2022年通州湾这样干

聚力港产城 培育新动能 2022年通州湾这样干

  示范区召开党工委2022年度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出席会议并作题为《聚力港产城培育新动能为打造沿海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不懈奋斗》的工作报告。   2021年,通州湾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4.9%;工业应税销售增长40.9%;服务业应税销售增长33.8%;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7.3%;新增规上...

重磅!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湾合作园区概念规划项目公布

重磅!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湾合作园区概念规划项目公布

  日前《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湾合作园区(29.5平方公里)概念规划项目》公布   2020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整合在南通206公里海岸线上的洋口港、通州湾、海门港和吕四港组建“大通州湾”,以湾区经济思维推动国家战略在江苏南通落地实施。2020年6月在浙江湖州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