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种业突出创新成果展 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
发展至今,北京成为了全国种业创新中心、全国种业企业聚集中心以及全国种业人才聚集中心,拥有全国80%以上的国家级种业科研力量、种业领域过半数的院士;每年育成各类粮、菜新品种400余个,品种数量和销售额均占全国10%。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在种业创新与培育方面都有哪些成果吧!
自2011年成立以来,在国家和北京市大力支持下,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先后被农业部及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基地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唯一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农业科技园区。
近年来,园区累计投资近30亿余元,全面提升了园区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孵化种业相关领域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资源,引进硕士以上各类人才近200人,博士以上80人,建立了全球蕞先进的农作物分子育种服务平台、农作物种子质量及检验检测平台、农业物联网信息平台。技术开发、中试示范、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等高精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创客空间、交易结算等高端业态正在形成。且已逐步成长为北京市乃至全国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支撑载体。在区域发展带动方面,大幅增加水系净化优化和绿地系统,全面落实农业清洁生产,拉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4家高校院所和法国利马格兰、垦丰、京研益农等6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为园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企业支撑。多个院士专家工作站、青年英才创新基地相继成立,也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保障。
京科系列、京葫系列等一批玉米、蔬菜品种及新型种植技术从这里推向全国。京春娃2号春白菜、京美2K小西瓜品种成功抵抗跨国公司对国内种子市场的冲击,成为国产春白菜和小西瓜种业的头部大品种。
园区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完成道路硬化55万平方米,更新管网21万米,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5万亩,沟渠河道治理近3万米,景观绿化16万平方米,园区增置专业农机装备与设施300余台/套,建设各类温室及种苗车间50栋约28万平方米。核心区8万平方米国家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工程已建设落成,备足了科技创新孵化承接空间。将为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从农机、植保、物联网自动化到高水平办公实验空间的高端科技物业服务。
在做好园区一站式服务和高端物业服务的同时,园区引进和组建高端研发及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引进开发种业领域新装备新技术,为入驻企业和社会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服务。同时,建立了现代种业测试平台,包括全球蕞先进的农作物分子育种服务平台,农作物种子质量及检验检测平台,以及植物新品种、新种质田间展示、推介、鉴定、存贮平台。此外,每年举办北京现代种业博览会及系列活动,搭建了3万亩的国家北方核心育种平台,现代种业全产业链双创服务平台,种业大数据平台等,将为入园企业和科研院校提供高水平共性技术服务、高效率种业技术成果转移服务、高质量创新创业服务。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重要的农业科技板块,《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北京市物流专项规划》《北京现代种业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性规划均将园区确定为重要的推动载体。
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园区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入驻企业将全面享受中关村体系和园区专项政策等各项政策。各项政策的高度集中,为园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