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聚力打造一核四区多园沿江科创带
4月1日上午,南通市创新发展大会重磅发布“科创30条”新政,布局“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和沿江科创带建设,为当地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随着该政策的实施,当地财政科技支出将突破50亿元,“十四五”期间将新增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000亿元。
记者了解到,这次发布的《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包括产业技术创新、创新企业培育、平台载体建设、开放合作创新、高端创新人才、科技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院校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服务等九个部分,共计30条74个小项。
政策覆盖的对象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行业龙头企业,从初创人员到高端人才,从“双创”载体到科研院所,各类对象都能从中找到适用于自己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市本级财政的年度科技直接投入预计将增长30%左右,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将突破50亿元,“十四五”期间将新增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000亿元。
在保持与现行政策有机衔接,确保主要重点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创新30条”也体现了与时俱进,74项具体政策中新增加的内容达到了38项,超过了50%。其中,第2条涉及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建设的相关做法在全省全国都属于首创。对围绕南通市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的市级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根据年度绩效考评情况,给予蕞高100万元运营补助。
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是2012年由南通市委组织部引进的德国归国创业团队创办的。“选择返乡创业,不仅是因为我的家乡情结,蕞主要还是家乡的党委政府对人才、科技的大力支持。”总经理张新艳说,市里蕞新科技政策的出台,对科创型企业来说是推动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剂。去年,沃太能源被市科技局认定为科创板上市培育企业,获得了200万元的支持,今明两年还有400万支持。2021年,企业将加大投资,加快新厂区的建设,加速全球化布局,同步推进科创板IPO工作,争取以今年630的业绩报会。
2020年,南通全社会研发投入、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成交额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0.6倍、1.4倍和8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1个百分点,成功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实现全覆盖,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企业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科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
今年以来,南通市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南通市沿江科创带建设实施意见》和《南通市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积分评估工作规则(试行)》等系列文件,打出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政策供给、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服务企业创新需求的科技创新纵深推进“组合拳”。
据介绍,预计到2025年,南通将初步打造北沿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力争成为长三角沿江创新发展带的策源地,建成创新资源丰富、科创成效明显、创新环境优越的沿江科创带,构建“一核、四区、多园”可拓展的发展格局。其中,“一核”指南通创新区;“四区”为南通高新区、海安高新区、如皋高新区、市北高新区;“多园”包括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启东经济开发区、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参天大树,根植于肥沃土壤,创新发展,离不开优良生态。”大会上,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说,“十四五”期间,南通将加快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通过规划建设沿江科创带,打造科创资源集中承载区、创新经济发展引领区,完善从企业落地到成长、壮大全发展周期的创新政策体系,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公平法治的保护、用心用情的服务,滋养呵护创新之花在江海大地遍地盛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