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简析
2018年,海安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解放思想、积极作为,经济社会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1.总量扩大,人均实现突破。初步核算,2018年海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头部产业增加值61.4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67.40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464.19亿元,增长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4798元,突破11万元。
2.速度领先,指标支撑有力。2018年,GDP核算采用的20个支撑指标增长情况良好,多项指标全市前列,有力支撑各行业增加值平稳增长,支撑GDP增速全市领先。全年GDP增速高于南通市0.9个百分点,一、二、三产增速分别高于南通市0.4、1.7、0.3个百分点。
3.结构优化,数据质量提高。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8:47.5:45.7调整为6.2:47.1:46.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GDP现价增速超过不变价增速6.3个百分点,各行业现价、不变价增加值基本反映价格指数和海安实际。
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18年,海安粮食生产实现全省“十三连冠”,全市水稻播种面积55.78万亩,单产641.7公斤/亩。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高标准农田占比苏中苏北领先。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8.70亿元,增长3.4%。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29亿元,增长10.0%。
2.工业经济支撑有力。2018年,海安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718.15亿元,增长2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高于全市增幅5.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8.17亿元,增长9.5%,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6.1%,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39.1%,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3.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18年,海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7%,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增速0.5个百分点,快于地区生产总值0.6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发展趋缓,所占比重降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第三产业1.7、0.2和0.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8%、15.3%和3.5%,分别较上年下降1.3、1.3和0.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3%,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1.经济增速有所回落。2018年,全国GDP增长6.6%,较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全省GDP增长6.7%,较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全市GDP增长7.2%,较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我市GDP虽继续全市领先增长,仍低于上年0.1个百分点。
2.三产占比依然偏低。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提高发展内涵,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市领先,达到46.7%,但仍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5.5、4.3、1.7个百分点,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3.房地产销售增幅放缓。2018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53.81亿元,增长17.8%。商品房施工面积526.20万平方米,增长2.4%。商品房销售面积183.84万平方米,增长10.0%,较2017年下降5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26.28亿元,增长22.4%,较2017年下降51.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18年我市GDP增速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不确定的因素下,后期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有所增强。全市上下要密切关注当前GDP运行中发展增速降低的行业,认真分析各行业发展的不足和短板,积极增加有效投入,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聚焦提质增效,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