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通厂房土地出租出售招商 > 正文内容

如东经济开发区及其产业规划

  如東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全县陆域面积2009平方公里,海域4758平方公里,拥有106公里海岸线万,是全国著名的海鲜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长寿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坚实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如东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近1300亿元,百强县市排名在各类榜单中均大幅前移。目前已形成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安全防护、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特色产业板块和9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税收超亿元制造业企业达到11家,拥有中天科技、如通股份等6家本土上市企业,累计7家企业新三板挂牌。优越的交通区位。如东东临黄海、南濒长江,地处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北翼,创新要素集中、物流体系发达、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通如城际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实施,如东通江达海、靠近上海的地理经济价值将愈发凸显。独特的港口优势。如东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天然深水海港———洋口港,与上海洋山港宛如是长江巨龙的两只眼睛,遥相呼应、互为补充。丰富的绿色能源。如东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各类自然资源,是发展绿色能源的理想高地,到2021年底,如东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60万千瓦,约占全省1/2,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充足的自然资源。如东经过24次大规模围垦,匡围土地近60万亩,造就了“第二如东”;如东境内河道纵横,建成的5000万立方米平原水库,可为大用水量产业提供源源不竭的淡水资源。

  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开发区,全区总规划面积58.3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如东区位优势的不断凸显,经济社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实现规模工业应税销售345.62亿元,同比增长44.12%,服务业应税销售219.99亿元,同比增长15.17%,2020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39名,两年前移7位,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安全防护等百亿级规模的特色产业板块,被评为“中国新能源最具投资价值园区”“国家火炬生命安全防护产业基地”“国家风电特色产业基地”“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集聚了美国霍尼韦尔、爱尔兰凯爱瑞、英国英联、大唐恩智浦、三一帕尔菲格、中船重工、中天科技、景田百岁山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如东经济开发区毗邻县城,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板块,园区规划与县城总体规划有效衔接。一方面园区统筹协调二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县城的各类既有基础设施助力园区发展,实现互促共进、协同发展。

  如东经济开发区载体平台功能完善:除一般性“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要求外,建有如东表面处理中心,是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等产业的重要核心载体;拥有敦宏创业园、双逸创业园、森源工业园等“区中园”,为各类项目落户提供了类型丰富、配套完善的承载平台;在上海、深圳分别设立了科创中心,是科创项目离岸培育孵化中心、开发区新的招商窗口和对接中心;区内滨城家园拥有12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和职工公寓,可为员工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东经济开发区对于重特大项目或科创类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在土地保障、设备补贴、财政奖励、股权投资、人才引进、运营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于省、市、县级人才扶持政策,开发区联动配套,可给予叠加。

  在“十四五”期间,如东经济开发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向突破,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新格局。从产业定位区分,先进制造业重点聚焦“一主一辅一新兴”核心产业,“一主”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一辅”是电子信息产业,“一新兴”是新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主攻总部经济、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企业。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引进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装备制造、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项目。(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是制造智能装备或使用智能装备制造产品)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引进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领域项目。

  新材料产业:基于如东“安全防护、风电装备”两大产业基础,强化产业联动,大力发展非化类新材料产业,着力引进碳纤维材料、光学新材料、各类功能性纤维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项目,放大产业集聚优势。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软件服务、文化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同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相融合,将进一步提高产业层次,夯实产业内容,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智能通讯与电网装备:围绕中天发展的核心优势,加速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方向延展,大力引进电力检测平台、5G微基站生产制造、储能设备生产制造项目,以扩大产业外延、扩充企业规模为主,形成通讯及电网装备全产业链集群。

  安全防护产业:一方面以科技创新、上市培育、品牌创建、两化融合、节能降耗为重点,引导推进劳保手套行业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树立并强化区域品牌,同时推进高端功能性手套向全身个护产品的创新及推广;另一方面,强化功能性新材料的设计应用,依托新材料生产优势,探索防护服、防弹衣、应急装备、军用装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半导体产业:以泛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芯片设计、先进封装、高功率器件等为主导方向。(责编  凌  云)

  3《中学生天地(B版)》2022年9期

  7《中国畜牧杂志》2022年10期

  9《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22年5期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antong.021cf.cn/index.php/post/482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如东县规上文化产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7亿元

如东县规上文化产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7亿元

  8月16日下午,如东县召开文化产业半年工作推进会,总结上半年文化产业工作进展情况,梳理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就完成好今年文化产业目标考核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截至目前,全县规上文化企业136家,月度新进规上文化企业21家。全县规上文化产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7亿元,占全年任务的40.30%,同比增加33%。今年全县共排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8个,包括20个新...

南通如东致力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

南通如东致力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

  漫步如东海堤,海面上竖起的成排“大风车”不时映入眼帘,场面蔚为壮观。经过近15年的规划建设,我县风电场已颇具规模,今年以来,已实现上网电量超42亿千瓦时,同比去年增长超65%,预计到年底,有望突破60亿千瓦时,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的80%,再创历史新高。   在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能源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风口期”。我县既是全...

如东三点发力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

如东三点发力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

  如东县司法局积极培育与产业布局相匹配、与产业体系相融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代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为全县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一是把住着力点,健全工作机制。由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与县“链长制”牵头部门的对接,参与全县产业强链专班工作,进一步细化路线图、任务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个负责人、一套...

风电母港装备产业基地如东揭牌 南通海上风电发展迎来新“窗口期”

风电母港装备产业基地如东揭牌 南通海上风电发展迎来新“窗口期”

  中国江苏网6月8日南通讯(记者 曹敏 李志华) “今年以来,我们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生产工艺,把产能从原来的1天1台,提升到1天1.25台,3月份单月生产达到了25台。” 8日上午,在如火如荼的生产现场,上海电气如东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8日下午,国家、省、市相关领导,风电全产业链的专家学者,三峡集团、中广核、国电投、龙源集团、上海电气、中天集团、海力风电等300多家风电产业...

万鸟翔集 向海而生206公里海岸线上的和谐共生

万鸟翔集 向海而生206公里海岸线上的和谐共生

  珍稀猛禽迁徙过境,野生斑鹭现身如东沿海,深海海湾巨轮停泊,目之所及处风车林立……行走在南通206公里的海岸线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风景别样美。   万鸟翔集:海岸线年国庆,江苏南通市的鸟类爱好者在如东沿海发现了野生斑鹭的身影,据江苏南通市环境生态局通报,这可能是中国大陆首次发现野生斑鹭。东靠黄海,南临长江的南通,拥有大面积的浅滩滩涂,给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落脚的地方...

如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如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高新区科创园一期8万平方米部分科研办公用房已投入使用,规划5000亩的生命健康产业园一期12万平方米孵化器和加速器桩基工程已经结束。围绕省级高新区创建的刚性要求,如东有序推进各项基础工作。如今形成了以生命健康产业、智能机电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储备了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的前沿产业项目或产业前沿项目。据介绍,在生命健康产业领域,如东已引进尚华医药研发集团仿制药、超级抗...

南通如东:吸风生电崛起千亿低碳产业

南通如东:吸风生电崛起千亿低碳产业

  潮涌海天阔,扬帆正当时。25日,站上如东海堤朝着南黄海眺望,一座座百米高的白色风车屹立于海天之间,迎风摇曳,转出壮美风景线年国家首个风电特许权项目落户至今,如东已建成30座风电场,总装机容量56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483万千瓦。   “争当助力全国实现‘双碳’的先锋,我们追风逐电,不仅建成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更为可喜的是依靠自主创新,拉出了全产业链的风电...

南通如东新兴产业蓄势崛起

南通如东新兴产业蓄势崛起

  4年前开工建设,去年一期产能即出现饱和,江东科技迅速实施二期工程,目前全部建成达产。今年前9个月,企业光纤产量突破1600万芯公里,实现应税销售6亿元。   连续扩产项目并达产见效的江东科技,是如东近年来新兴产业蓄势崛起的典型案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安全防护、食品、生命健康等六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如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今年前三季度,如东实现工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