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深入实施六大对接行动 打造创新产业集群
中国江苏网讯 (通讯员王蒙 记者黄凯)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崇川开发区东区园林路东侧的建设工地,只见几台大型挖掘机械正在忙碌作业。同济大学(南通)科技园正坐落于此,园区建成后,将重点引进和培育汽车电子相关产业链企业,引入工业设计、研发、信息服务外包及咨询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南通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研发基地。
在一季度重点工作查评会上,崇川区主要负责同志提出,要放大中心城区优势,聚焦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有效集聚各种推进创新的资源要素,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或者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对接服务上海,崇川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该区正以科创发展为引领,以园区共建为抓手,以产业转型为重点,以项目招引为突破,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园区合作、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人才集聚、城市功能提升六大对接行动,全力以赴在主动对接服务上海中实现跨江融合、创新发展。
同济大学(南通)科技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共将建设各类孵化器载体、加速器载体、研发设计载体和生产用载体33万平方米。园区首期计划引进来自上海同济科技园内的企业10多家,还将与同济汽车学院合作,引进汽车电子相关研发平台及汽车电子、汽车配件类企业入驻园区。
创新型产业集群具有创新程度较高,知识或技术密集的特点。为给相关产业生长提供优良土壤,崇川区下足力气,融合产业、科技、人才、外资、文化等各个方向的有利政策杠杆,聚力于产业、科技、服务业项目建设以及高层次人才招引,为跨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以创新要素集成、人才科技金融互动为突破,深入实施“联盟计划”“助推计划”,进一步搭建紧密型产学研转化服务平台,加快上海科技成果与崇川企业的转化合作,推动上海创新要素与崇川形成良性互动。据了解,除同济大学科技园项目外,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上海交大“一基金两基地”等项目均相继开工建设。
创新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是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保障。崇川区连续9年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省级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71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62%。引进院士、“”专家、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7名,入选省“双创人才(团队)”8个。近年来,崇川全面推进“万人创业”,打造区级“创客驿站”,培育创业孵化基地2个,新增就业1.2万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