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产业攻坚在前 街区复兴有我
10月1日,唐闸北市景区将喜迎开街,成为今年国庆旅游的一个崭新的打卡地。在此之前,9月6日,唐家闸工业文化历史遗存旅游区入选了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目录;9月10日,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和唐闸古镇同时获评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这一份份捷报、一点点成长都凝聚了崇川文旅人的不懈努力。运河边、濠河畔,他们深耕历史沃土、坚守文化家园。一间间老屋换新颜、一帧帧光影留芳华,都承载着崇川文旅人在坚定文化自信道路上的孜孜追求。
向上求索的路并非坦荡,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考验,对以文化旅游为主营的崇川文旅公司而言无疑是千斤重担一头压。为迎百年华诞,唐闸印象馆专设党史文化教室;寺街历史文化街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顺利对外展陈;时光印记展览馆多功能体验教室推陈出新;泽生红色文化探秘馆筹开仅历时42天。随着我市掀起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的热潮,研学、参观的团队纷至沓来,已预约满期的研学课程、参观讲解、非遗体验、酒店民宿迅速行动起来,以坚强的执行力完成了一项项任务。
2021年是建党百年的喜庆之年,是开启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对于崇川文旅人来说,是苦练内功的一年、攻坚克难的一年、产业拓展的一年。
这一年,在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里,一群人庭院深深修缮忙。从人民路新华书店西侧官地街口向里走十余米,映入眼帘的是由两组院落六栋建筑组成的四合民居院落,这里被称为官地街12、14号。院落位于寺街的西南角,是街区内的头部例“三普”文物点修缮项目。由于年久,院落破败,建筑的后期被改建较多,原建筑屋面破损,木结构腐烂。经过翔实的勘察测绘,剥离加建和改造的房屋,修缮采用榫卯结构,按照南通传统工艺进行木构件制作,建筑延续了民国时期的空间特征,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样板”工程。
仅时隔1个多月,紧邻南大街金树银花大厦的西南营明清住宅古建筑群也在紧锣密鼓地保护修缮中,对于城市快速发展、传统建筑日渐稀少的南通而言,西南营明清住宅古建筑群显得弥足珍贵。它的布局庄重有序、院落宽敞、建筑严谨朴素、空间含蓄有层次感、细部装饰内外有别,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在后期改建过程中,在望楼、围墙门、木门窗、吊顶等部位又掺入了民国时期地方特色做法。在功能布局、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方面均为研究江苏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和相互影响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它既是文物建筑遗存,也是城市发展历史的实物佐证,更是几代人文脉的延亘、乡愁的归属。
随着寺街西南营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的步步推进,环城北路南、实验小学西的30亩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崇川文旅人用文化铸魂,走在保护传承的康庄大道上。
伴水而生的北市景区位于唐闸古镇高岸街北侧,紧邻通扬运河,毗连东工房。用地面积近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内建房屋100余幢。这里不仅有青黛砖瓦、小桥流水,还有魏家大院与高氏别院等典型的院落,心思玲珑的匠人们以砖石为笔,借水引桥、造亭邀月,一树一栏杆,错落有致,铺就了一幅幅立体画卷。
景区内集传统民俗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弄堂文化、古建景观文化、时尚灯光秀于一体,用传承的心境打造江海特色文化盛宴,期待新招引的90家商户破茧成蝶的那一刻。
在这里市民们可以回味“百年光影”的风采,里面收录了南通城从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历史变迁的老照片和影视资料。可以到三合一书房闻香品茗、打卡阅读,用时间换空间。可以遍访“粮业简史”,了解随着唐家闸近代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电力磨面、碾米、榨油业,馆内以图片及实物的形式讲述了当年唐闸粮油业的盛况。还可以在姓氏文化馆内姓氏寻根、了解姓氏家谱、掌握家族文化,这里有南通先民筚路蓝缕的远古秘密,反映了杰出祖辈的人文遗韵。
崇川文旅人幸得守护一职,勇担时代使命,在弘扬江海文化的道路上,推进历史街区复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