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重大项目+立体交通打造美丽生态宜居之城
十年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发展,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300个,全力构筑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强势迈入“高铁时代”,打造美丽生态宜居之城,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8月3日,恒力(南通)产业园散货码头像往常一样繁忙,从大连运来的精对苯二甲酸(PTA)正在卸装。“码头每天卸货15000吨左右,白天晚上不停歇,疫情期间也正常作业。”卸装工人对记者说。
精对苯二甲酸是南通恒力公司用于生产聚酯纤维的主要原料。恒力(南通)产业园是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总投资500亿元,规划面积8000亩,规划建设聚酯纤维产能330万吨/年及复合变形丝生产能力100万吨/年,全方位开发新型高分子纺织用、产业用、工程用、医用等各领域新材料,全力打造科技型、研发型、智能制造型、绿色生态型产业园区。
恒力(南通)产业园副总经理陆佳颖介绍说:“恒力南通公司引进了国内首套全流程数字化智能纺丝设备,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体系,就是要把产业做精做细。2022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年营收将达600亿元,利税100亿元,将成为国内外产业集聚度蕞高的高端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做强做优化纤板块的同时,今年南通恒力开始进军光伏项目,利用闲置的屋顶,远期建设100兆瓦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远期发电一亿度电,目前已经达到60兆瓦,成为江苏省蕞大的屋顶光伏发电站。
恒力(南通)产业园的快速发展壮大是通州区持续推进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十八大以来,通州区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抓手。通州区发改委副主任王燕说:“我们精心绘制‘招商地图’,靶向发力,精准出击。深入开展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招商,打好‘组合拳’。恒力南通产业园、瑞典宜家、深南电路、京东航空等一批世界500强、国企央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成。引进象屿、甬金、展华等上市企业20个。”
目前,南通高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初步建成。近几个月来,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车间内异常繁忙,6月份以来,本田、丰田等汽车厂商加大了产量,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鸿图压铸也开足马力生产,预计今年产值比去年增长15%,达到16亿元。鸿图南通压铸总经理黄明军说:“除了和上汽通用、本田、丰田、日产等厂商合作外,我们开发了新客户,加大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投入,未来还将和汽车厂商同步研究开发汽车一体化工艺,为技术占领市场做好准备。”
通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施璐说:“十年前,我们把雄邦压铸招引过来,由此带来了好几家产业链条上的压铸企业,在高新区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汽车及零部件的产业链条。近年来,南通高新区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布局,先后引进深南电路、展华电子等一大批重大项目,2021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达76.3%。”
据了解,10年来,通州区累计新开工华电热电、生益科技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300个,计划总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主导产业项目占43.5%。目前,通州区积极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高德电子、康源电子等重特大项目落地建设,围绕壮大产业优势强项目,全力推动甬金三期、恒力四期等再投资项目加快实施。
对于湖南妹子黄红静来说,来通州区平潮镇工作是选对了。在平潮地铁站记者遇到了黄红静,她高兴地说:“从平潮坐上地铁,半小时能到南通市区了,生活带来便利。平潮还有高铁,去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都很方便,以后平潮的发展会更快。”
即将投入运营的南通地铁一号线起自通州区平潮站,下一站就是南通西站。南通西站是集铁路、地铁、快速通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未来的平潮新城依托南通西站而建,平潮新城将完全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百业勃兴,交通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全面融入南通主城区,累计建成国省及连接南通干线多公里,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通车,通州强势迈入“高铁时代”,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愈加完善。
通州区交通局副局长花云霞介绍说:“这十年,‘跨江融合’、‘交通强国’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通州交通进入大发展、大建设的黄金窗口期,通洋高速、锡通高速、宁启铁路二期建成通车,区位优势迎来新飞跃。2020年7月1日,历经6年建成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2020年12月30日,盐通高铁通车,整个东部沿海大动脉彻底贯通,‘轨道上的通州’呼啸而来。当前, S19通锡高速(海门至通州段)、G40沪陕高速改扩建、通扬运河改线、通州湾新出海口疏港航道节点工程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如通苏湖城际和通常高速前期服务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7月18号,作为南通主城区与通州之间的主要交通大动脉——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地面道路正式通车,这标志着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全线贯通。据交通部门透露,地面道路畅通后,方便了沿线企业、居民出行,车流量明显加大。
江海大道东延工程采用连续高架+地面辅道的快速化方案,去年12月18日,江海大道东延高架主线分钟内实现全程高架直达南通主城区。江海大道东延工程既是通州区衔接南通主城区的快速路,也是机场集疏运功能的区域快速通道,将极大推动通州与南通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间互联互通,为通州加速融入南通主城、实现“跨江融合”赋能强劲动力。
这十年,东沙大桥及连接线国道南通东绕城段、人民路东延、龙盛大道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通州全面建成接轨南通“十二横十纵”路网体系。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截至2021年底,通州区境内公路总里程3469.36公里,公路密度约为20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公里,一级公路371.31公里,航道总里程563.48公里。
十四五期间,通州区将牢牢抓住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等重特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空铁枢纽,助力南通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门户,铸就通州的新跨越、新高度。
清晨,走进南山湖公园,满目青翠,鸟语花香,夜晚,漫步水街,别有韵味……如今的南通城东新区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新区、生态美地,宜居宜业。
南通市通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黄建明也经常来湖边散步休闲,他感慨地说:“十年前,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废沟呆塘很多。当时城东新区结合水系整治,确立以南山湖公园作为新区的生态景观核心,将南山湖公园水体与城区内外水系全面贯通,构建完整的景观体系。”
十年后,南山湖公园已成为水韵通州的一张名片。公园内有着20多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每晚音乐喷泉准时踩点而发,前来观景的市民络绎不绝。
城东新区作为通州城区今后重点发展的生活片区,为打造城东新区高尚宜居的生活环境,在总体布局上拓展了以通州行政中心为核心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在区域内布置商业中心、商务中心、体育中心等功能,形成辐射整个城区的综合性城市核心区。
目前,通州正在全速推进的金沙湾新区的建设,致力打造区域领先的生态宜居样板新城。黄建明说:“我们在研究片区规划的时候,以公园城市的理念,即模糊城市与自然的边界,通过规划建设运河公园、金乐公园、中央公园和进鲜港生态湿地公园等四大公园,利用通吕运河水系和进鲜港乡野风光,塑造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功能和审美******的景观风貌。”
近年来,通州全面推进生态宜居新城建设,城区大小各类公园广场游园50余个,基本实现城市居民步行10分钟服务圈公园绿地全覆盖。玉兰园、紫薇园等一批主题公园多点“开花”;水系、小区、道路绿化持续提档升级,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离不开水、气的整治,通州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位于通州区文鼎路的益民污水处理厂生态缓冲区是水处理的典范之作。生态缓冲区依托益民水处理人工湿地建设形成,与通州益民污水处理厂相匹配,工程主要以净化水质为主,通过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根系、沸石钢渣填料等吸附作用,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作进一步深度净化,深度净化后的出水COD、总磷、氨氮等指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湿地进一步净化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北侧通甲河,作为河道生态补水。
生态缓冲区不仅提升了排放水质,而且增强了周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改善了人居环境。这里荷花盛开,芦苇、黄菖蒲、美人蕉、水葱等十多种植物形成了植物丰富、移步换景的湿地景观。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王成说:“我们这几年开展扬尘管控、大气治理,去年通州的空气优良天数达到了87.9%,全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市头部。通过截污纳管、集中治理,水环境整体质量排在全省头部方阵,15条市考以上断面全部达到了三类水标准。”(记者 赵冲)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