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招商引资专题
通州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南濒长江,是江海河联动、水陆空互通的“黄金枢纽”。始建于公元958年(后周显德五年),1993年撤南通县建通州市,2009年改设南通市通州区。
全境总面积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人。2017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4亿元,同比增长8%。签约亿元和千万美元项目136个,注册80个,实际利用外资1.91亿美元。23个省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时序8个百分点,新开工亿元产业项目77个,签约沪籍亿元产业项目22个,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供沪农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两家企业跻身进沪施工综合实力30强。
南通高新区跃居国家级50强,六大主力平台新开工亿元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比重均超60%。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21亿元。
拥有世界第三大家纺城,家纺产品畅销全国500多个城市,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成交额超500亿元,先后被评为“中国家纺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先后荣获全国建筑业蕞高奖“鲁班奖”53项,2016年建筑业施工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
基础教育实力雄厚,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优势地位,拥有三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每年高考本二录取率均在95%以上,荣获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称号。
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小品之乡”。
通州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以城区为中心的30公里半径范围内,港口、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要素一应俱全。通州与苏南隔江相望,与上海灯火相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随着苏通长江大桥和沪崇启通道的建成通车,沪通铁路、北沿江高速等过江通道的建设,今天的通州正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经济圈和生活圈。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使通州成为贯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枢纽。
通州辖11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建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5个产业集中园区,在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的长三角地区,通州土地平整,土地成本和供地能力优势明显。拥有长江岸线公里。
通州通江达海,内河体系完善,淡水资源丰沛;南通是重要的电力工业基地,电力资源较为充裕。
共有3所高职类学校,设有纺织服装、数控技术、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等30多个专业,每年可提供技工万人以上。本地劳动力素质高、职工稳定性好,用工成本较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通州分院已成为本土企业技工人才的重要实训基地。富士康集团在通州成立的精密模具(南通)培训中心已超过20年历史。
优化种植结构,提升产业档次,重点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扎实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通州核心区建设。
构建以高端纺织、现代建筑、船舶海工及配套装备产业为特色主导,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及新能源汽车、汽车配件产业为强力支撑,航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机器人产业为新兴引擎的产业体系。
以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南通跨境电子商务“一般出口”业务量位居全省头部。南通家纺城周边已集聚电商企业5000多家,2016年家纺电商交易额超150亿元。
我区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开沙岛旅游度假区),国家3A级景区2家(南山寺和忠孝文化园)、2A级景区2家(渔湾水乡风景区和香光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南通家纺城),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金土地生态农业园)。当前,通过对现有生态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以打造“四镇 一城”为规划路径,打响“水韵通州”旅游品牌。
南通高新区是南通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享受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双重扶持政策。园区总规划面积130.7平方公里,成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经济建设重要增长极。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总站、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国家级众创空间等称号。做强做大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信息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能源和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瑞典宜家、美国德尔福、瑞士森科、韩国鲜一汽配、深南电路、展华电子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以及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投资项目。
锡通科技产业园坐落于苏通大桥的北“桥头堡”,园区于2011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系江苏省沿海开发重点园区、苏中地区首家 “苏南苏中合作共建园区”、省级特色科技园。园区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重型装备、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金属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及软件外包、物流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卡特彼勒、法国比克、日本伊藤忠、意大利阿库玛、宝湾物流、东方泵业为代表的30多家企业已入驻园区。
滨江新区位于通州西部沿江地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以长江岸线资源合理开发为基础,主要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和船舶海工产业园、纺织新材料产业园、港口物流产业园。区内开沙岛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特色景观名镇名村,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宜人,农副产品、水产品资源独特,是开发旅游度假、生态观光、体育休闲的理想场所。
南通家纺产业园是中国蕞大的家纺市场,总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集聚家纺企业3000多家、各类经营户5000多家,重点发展家纺生产、面料研发、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家纺产业基地,是全国唯一家纺研发设计产业化基地。园区建有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7家,入选淘宝村11家,“互联网+家纺”模式获国家认可。
石港科技产业园是千年古镇,素有“凤凰宝地”之美称。园区位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做强做优机械智能装备、高端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新材料、医疗器械、食品加工三大产业区。
空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8.8平方公里,依托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飞机维修改装基地、临空先进制造业、航空物流枢纽中心和通用航空运行中心,是南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市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先行试点区。华夏航空、顺丰速运、圆通速递、邮政速递、中外运物流、汇海物流等一批龙头型企业纷纷落户。
为了支持企业来通州发展,我们从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府引导基金、金融服务、人才引进、承载体系、创新体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为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际成效,2017年8月17日,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措施的意见》(通发〔2017〕17号)。(详细)
对经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给予一定的资金用于项目科研、载体建设等扶持。
根据支持企业发展相关奖励政策办法,对经认定符合政策标准的企业,根据当年税收区级留成部分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
根据政府相关引导资金政策,对于优秀的科技型企业或新兴产业项目,对项目评审认定后,可由政府引导资金对该项目给予一定支持。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等相关政策,对于经过相关部门研究评审后,可以为企业在初创、成长、成熟各个发展阶段提供定制的金融支持。
根据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510英才计划等相关人才政策,对经审议符合规定的人才引进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区的一体化承载体系,满足不同项目落地条件。江海智汇园作为南通高新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打造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极核。园区已构建产业孵化、公共技术、科技金融、人才交流四大平台,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保障格局。
搭建苏大纺织丝绸研究所、建筑研究院、海工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建立云平台数据中心、轻合金、节能环保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入国际技术转移、产学研科技合作等平台,形成“政产学研金介”全方位创新体系。江海圆梦谷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是江苏省首批40家众创空间之一,2016年2月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重点培育发展智慧软件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园区构建了近1000平米的众创空间,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共享服务。目前已引入连邦计算机、中科天艺等近30余家企业入驻。开放的通州,正本着“亲商、富商、安商”的服务宗旨,按照整体进驻、一窗受理、并联审图、限时办结的原则,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梳理审批事项,创新实施“容错受理”、“模拟审批”制度,加快建立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力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扁平化、便利化,为来通投资项目落地、开工主动提供优质服务。通州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发展,为在通州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提供一系列资金政策扶持。
通州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人文环境韶华四溢。抢抓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南通打造上海北翼门户城市等重大机遇,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全方位接轨上海,努力当好南通“三港三城三基地”建设生力军。南通高新区、锡通科技产业园重点突破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滨江新区、南通家纺城、空港产业园、石港科技产业园主攻10亿元特别是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加快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招商,深入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两大试点。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工程承包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