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平方公里!南通又一片区启动城市设计!
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南通开发区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两侧城市设计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1年11月22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根据南通开发区分区规划阶段性成果,南通开发区对接南通市“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发展愿景,结合开发区自身特色优势,将围绕建设南通市经济主阵地、主战场总目标,紧扣高质量和新动能两大主线,努力打造成为“南通新中心有机板块、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开放升级版重要窗口、长江大保护全新亮点”。
为落实分区规划提出的发展要求,加强对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两侧的战略定位、功能布局、产业分析、人口分析、配套设施布局、整体风貌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深入推进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两侧转换职能、完善功能、提高效能,特组织开展《南
规划范围:星湖大道(通富路—沈海高速)两侧各500米,通盛大道(通启运河—上海路)两侧各500米,总面积约9.48平方公里。
重点地块详细城市设计为四块待开发地块及一处已建设风貌提升区(如图4所示)约为113.4公顷。
从现状用地、开发动态、城市形象特征、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城市精神及文化特色、公共设施服务、综合交通支撑、滨水生态环境、市政廊道等多维视角分析基地近年来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本项目发展的潜力和限制条件,从区域层面、城市形象特征、功能布局和城市空间导向、城市精神及文化特色等方面分析确定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两侧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要素,作为支撑后续发展策略的依据。此外,包括资料收集和整理、现场踏勘等。
现状踏勘:用地现状、空间结构、城市风貌、生态绿化、公共服务、道路交通、重大市政设施的调研。
基于南通市社会、经济、交通发展以及开发区自身经济、社会演进特征和发展策略,结合案例,综合分析本规划区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地区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出城市空间、功能发展总体定位。
落实目标理念,明确片区内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控详层面),基于用地布局方案,合理确定片区内用地规模结构。
结合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两侧已形成地块,适当运用“空间再造”、“退二进三”开发理念,体现南通开发区城市精神、城市风貌、文化特色,提升整体城市形象。
结合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两侧城市建设,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江海快线)、动态交通、停车设施、静态交通、智慧交通等,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引导公共交通总体布局。
构建合理的公共空间网络体系,明确公园绿道格局。对景观性道路、城市重要干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设计控制要求。确定空间景观结构,提出景观风貌分区及特色,对区内主要轴线、节点、高度分区、特色区域进行综合分析,优化地区天际线,统一地区建设风貌。
结合功能布局、现状建筑以及人的活动规律、行动轨迹分析,打造特色开敞空间及城市界面。
梳理片区内景观视廊、水系和绿地网络,以有利于环境塑造、有利于土地升值、有利于管理操作为目的,明确合理的空间廊道、景观视廊及生态空间结构,打造沿河生态景观廊道。
关注城市昼夜景观形象变化,考虑星湖大道、通盛大道两侧沿线四季色彩变化及夜间亮化工程。
协调规划区域与其它城市组团间的空间关系,建立区域协同、弹性高效的空间结构,明确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
梳理已建、已批和未利用地,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需求,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经济性分析、开发实施时序、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结合星湖大道沿线功能板块研究与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对于轨交站点进项规划选址研究,引导未来轨交合理有序建设,蕞大化区域综合发展效益。
根据区域定位以及现状条件,结合实际调研成果梳理,给出业态布局方案。明确项目定位
在明确了城市空间和天际线高度的前提下,结合当地文脉以及周边现状,给出建筑风貌的控制原则。
结合路网和地块开发总量,合理优化人行车行动线。明确地下车库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优化地库停车效率,给出整体的地下空间布局策略。
结合路网体系,给出设计范围内重要景观性道路和主要轴线道路的道路断面设计。
包括重要的景观节点,如广场,绿地,屋顶绿化,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导则,给出景观概念方案。明确景观设计策略以及铺装,街道家具和标识系统的控制原则。
考虑与周边区域整体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内外城市类似地区成功开发建设经验,落实区域发展目标和片区功能定位,综合考虑空间结构、综合交通、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空间特色等方面,对片区空间布局、功能业态、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形态、开发强度、建筑高度、视廊控制、重要界面及节点、人文历史、慢行系统、地下空间、特色风貌、城市色彩、防洪排涝、实施策略等内容进行城市设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