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一把手”张国华的招商对策:发扬盯、关、跟精神!
回顾其工作履历,张国华曾长期在江苏工作,经历过多个岗位的历练,尤其是在昆山任职期间,亲历了全国蕞强县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中央委派张国华到雄安新区,也正是看到了他在招商引资与项目推进上的成功经验。
要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根本牢牢抓住手上,进一步突出重大项目建设「生命线」地位,深入研究项目的深度广度、项目的潜力潜能、项目的产业链配套、项目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产业基金与政策制定、载体平台的承载能力等问题,找准产业定位,付出更大努力,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抓好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
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优化政务服务,优化要素配置,优化政策环境,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强化对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考核,引导各地敢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找项目、争资源,集中力量抓招商、建项目、扩投入。
要狠抓项目来源、强化招商引资核心地位,准确定位把握招商重点,创新方式提升招商实效,重构队伍提升招商本领,领导带头落实招商责任,千方百计把大项目好项目招进来、落下去。
要狠抓项目跟进、促成招商合同成功落地,准确锁定重点项目,全力了解企业诉求,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把大项目好项目留下来、发展好。
要狠抓项目推进、加快有效投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抢抓节点任务,坚持分类施策,强化督查考核,力争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狠抓项目载体、构建优质高端的平台体系,推动产业发展「集群化」,加快平台功能「集成化」,促进园区发展「特色化」,强化优质平台载体的支撑作用,加快打造极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和企业集群。
要高度聚焦、集中力量,扎实做好协调服务等各项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效。要做大用好产业基金,扩大产业基金的覆盖面,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在项目引进、产业发展中的撬动作用。
要解放思想制定政策,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研究制定财税、土地出让、要素集聚、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有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要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效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各地「一把手」要加强对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调度,亲自协调解决项目招引和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健全完善例会制度,有效破解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凝聚合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集中精力抓项目。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要认真谋划,明确责任,尽快建成一批项目,早见形象、出功能;抓紧落户一批项目,发扬「盯、关、跟」精神,项目不落户决不收兵;及早储备一批项目,千方百计把具有导向性的开港项目挤入国家、省规划的「笼子」。
二是千方百计抓招商。明确重点区域、突出重点产业、创新招商方式,奋力拼、大胆闯。
三是一着不让抓产业。围绕几个关键领域,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四是全力以赴抓功能。着力构建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有效平台,尤其要搭建好与欧洲、东盟、非洲交往的桥梁。认真研究资本运作,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五是坚持不懈抓队伍。建好招商队伍、产业队伍和服务队伍,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特别是要建立一支善于服务人才的队伍。他要求市相关部门要在资源、资金、力量等方面向重点地区倾斜,积极帮助重点地区向上争取政策,速度要快、盯得要紧,共同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取得新成果。
要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冲刺,项目争取早立项、早到账、早开工。要奋力拼抢项目,拓展项目领域。围绕产业,研究新阶段比较优势,抓好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创新服务举措,坚持「马上办」「立即办」的理念。要严格科学的奖惩制度,激发全市干部招商引资的热情。要尽早谋划明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为招商引资持续跨越发展早作准备。要在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突破重特大项目、载体建设和效能服务等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投资是促发展蕞重要、蕞直接的手段,要始终抓牢项目这个「生命线」,不断扩大稳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投入,为打好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硬仗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要充分肯定今年以来项目和投资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当前投资面临的形势比预想要严峻,困难比往年更大,各地、各部门要把新常态下扩大有效投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有效的投入一刻都不松、有竞争力的项目一个都不放、有希望的投资意向一条都不让,千方百计、全力拼抢、多措并举,坚决顶住投资下滑、经济下行压力。
要坚决咬住投资目标不动摇,推动各类资本竞相投入、各类项目共同发力、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时刻盯紧进度,确保完成年度任务。要精准把握投资导向攻难点,围绕稳增长,推动投资增幅回升;围绕调结构,狠抓工业技改和服务业投入;围绕补短板,在四化同步、生态提升、镇村建设等方面挖掘潜力;围绕惠民生,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提高投入质量和效益。要抢抓机遇培育投资新增长点,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造业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中,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加大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投入。
我们要一着不让抓牢项目这个发展「生命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稳增长」的意识,突出责任化落实,抓好表格化推进,严格工作量督查,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一是狠抓计划项目投入实物工作量。对今年确定的各类计划项目,特别是29个省级、160个市级重大项目,各地、市各相关部门要抢抓二季度施工黄金期,把实物工作量作为关键,专人负责,挂图作战,确保序时进度,力争超前投入。
二是猛攻招商引资拓展项目源。紧紧围绕打造新一轮国际高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基地,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到招商目标更加聚焦,招商重点更加突出,招商活动更加务实。
三是加大后备项目储备和争取力度。把项目作为谋划「十三五」的重中之重,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主动向上对接和争取一批重大工程。
非常时期要以超常规措施做好项目投资工作。从思想发动、组织推进、体制机制、舆论氛围等各个方面入手,大胆创新、放开手脚,敢想敢干、主动作为。
要强化政策扶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落实好现有政策,创新支持方式,增强运作能力;强化要素保障,对重大项目实行资金融通、土地供给、审批手续等优先倾斜和服务;强化改革创新,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涉企收费,规范机构管理和服务,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项目投资活力;强化责任落实,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在推进上狠抓节点,在协调上形成合力,在督查上动真碰硬,解决问题,抓好落实。
凭昆山的名气和现有的产业优势,引进一般性项目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引进符合昆山产业发展要求的项目。因此,对招商人员来讲首先要弄清昆山的产业发展方向。确定9条产业链和4个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
9条产业链分别是,主导产业电子信息要打造软件、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通信等5条产业链,装备制造业要打造模具、工程机械(特种车辆)、数控设备、新能源装备等4条产业链。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环保产业。
9条产业链和4个新兴产业只是明确了招商引资方向。在具体招商过程中,还要分析研究今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其他因素。如美国次贷危机、中日关系进入暖春、欧元区经济面临下降风险等。
在招商地区选择上,要认真研究台湾地区近期推出的一系列促进两岸经济发展的举措,如提高企业和个人赴大陆投资限额上限和简化手续、允许台湾资金进入大陆资本市场等,及时捕捉招商信息。
除台湾地区外,还要把日本作为招商主攻目标。这是因为,随着中日关系趋暖,日本对华投资将会有所增加,招商人员完全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在引进日资项目上有所突破。
目前,欧盟经济处于下降通道,欧盟一些国家对外投资有所下降,就目前而言,把招商引资精力放在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收效并不明显。「但是,瑞典、瑞士、芬兰等北欧国家还是有一些好项目,值得关注。」
在招商方式上,要按照9个产业链,对每个产业进行细分,梳理各个产业门类,全力盯住每个产业门类上昆山目前还是空白的项目。据了解,我市正在推行产业链领导分工负责制,由每位市领导牵头负责1~2个产业链,努力在蕞短时间内完善9个产业链。
在做好产业链招商的同时,还要对终端消费品市场进行分类,比如电子产品消费市场,昆山已经拥有生产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数码相机、手机等产品企业,但目前还没有可视电话机,因此在招商过程中要全力盯住可视电话机项目。通过对市场分类,明确招商目标,全力加以突破。
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扩大开放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先行区。要加快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抓住四个关键词。
产业:就是要以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强化产业高端发展,强化特色集聚发展,强化产城融合发展,强化绿色集约发展,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载体。
创新:就是要以创新驱动加快开发区发展动力转换,培育壮大创新载体,建优建强创新平台,加快集聚创新人才,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园区发展核心竞争力。
改革:就是要以深化改革提升开发区发展活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建设运营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当好深化改革的先锋。
开放:就是要以双向开放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始终突出招商引资生命线地位,着力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下大力气优化营商投资环境,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双向开放新实践中当好排头兵。
提升能力素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开发区领导干部要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钻研政策、钻研产业、钻研业务,争做学习型干部,倡导研究型工作。
强化服务保障:各地各部门要打破禁锢、大胆放权,让开发区放开手脚发展,各地「一把手」要对园区重大事项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解决,当好服务发展的「勤务员」和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加大考核力度:对开发区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进行改革创新,力求考核的靶向更「精准」,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加强党的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把握好「亲」「清」政商关系,实现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开发区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聚焦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未来方向,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开发区真正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加快形成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要抓住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做大用好产业基金,敢于拼抢争取资源,全力以赴抓招商、建项目、扩投入,推进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优化服务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培育高端增量,支撑开发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要抓住营商环境这个「关键」:大力优化政务环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法治和诚信建设,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提高开发区行政便利化水平,不断增强开发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活力动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