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开发园区-南通市人民政府
【概况】江苏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简称“港闸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是全省沿江开发的15大园区之一,主要产业有船舶海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电子商务、软件和服务外包等。2017年,港闸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3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7%;完成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3%;完成工业应税销售2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78.68亿元,比上年增长45.7%。
【招商引资】2017年,港闸开发区在上海、北京建立驻点招商办事处,参加南通(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合作恳谈会等招商活动300余次,全年招引1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3个。金箭智能科技、龙泽节能环保、美团外卖等项目签约注册,中集MBT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项目建设】2017年,港闸开发区完成新开工项目28个,完成投资额21.2亿元;竣工8个、转化14个;完成超10亿元项目2个;完成税收类项目2个。二棉特色家纺、诚仁中国总部、新帝克高性能单丝、斯得福高档纺织等项目竣工,金冠立体停车、富田精密涂层设备、天杨船舶配件等项目封顶,1912文化商业街区、三菱政田重工、信昌智能门窗、乐活·龙潭邻里、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等项目开工建设,万德科技、永林新能源、恒铭物流、万泰物流等15个项目通过设备类重大项目考核认定,高迪晶城品牌酒店项目完成管理公司注册和规划方案调整。
【科技创新】2017年,港闸开发区建有牛津科技创业园、紫琅科教城、天安数码城3家省级孵化器,孵化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累计专利授权量1000余件,获国家、省、市各项经费资助近1000万元。建有院士工作站1家、研究生工作站4家、省级研发中心6家、市级研发中心16家、企业研究院1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近100份。至年底,有省“双创”人才6人,省“333”高层次人才10人,省“科技企业家”4人。年内,通机股份获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立项,中集特种运输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第十届江苏省专利项目优秀奖,金旺胶粘获评江苏省名牌产品。
【基础建设】2017年,港闸开发区在建安置房地块7幅,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完成14条道路设计方案,新建、续建道路约5千米;新建雨、污水管道约7千米;新建道路节点、河道、安置房等绿化项目约26万平方米。完成85条河道“一河一档”工作,完成9条河道整治工程和3条河道截污工程。完成隆兴小区景观提升工程、越江新村停车位改造;完成华能新村老小区改造以及永兴佳园等7个小区积水改造;开放龙湖佳苑等4个安置房小区地下车库并实施收费管理。
【概况】江苏如东经济开发区(简称“如东开发区”)于1993年由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位于如东县掘港镇北侧。2017年,如东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9%。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33.8亿元,工业总产值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2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外资到账2176.9万美元。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2017年,如东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总投资28亿元江东高性能超薄电子铜箔、总投资15.5亿元中科钢研新材料、总投资10亿元暴风TV江苏智能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九洲开元大酒店等20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中天铝合金、中天铜合金、翼扬蛋制品、创亿达新材料、普力姆新材料、敦宏仓储物流等20个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诺德新材料、锵尼玛新材料、江东电子材料等10个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竣工,其中7个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实现新转化。
【工业经济】2017年,如东开发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重通成飞风电设备江苏有限公司、凯爱瑞食品(南通)有限公司、江苏锵尼玛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宁普电器有限公司、江苏东泰薄板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业实现技改或扩产。恒辉(南通)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江苏海宝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进入上市轨道。全年新增定报企业13家,累计83家;新培育应税销售超1亿元企业4家、超5亿元企业2家,应税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累计29家。引进“千人专家工作室”1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7家,获批专利146件、省高新技术产品5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1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5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40.62%。大唐恩智浦保税仓库、凯爱瑞食品物流中心建成。如东开发区获评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新宇科创园获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基础建设】2017年,如东开发区征地67公顷,供地67公顷,增减挂钩67公顷,上争“点供”(对重点项目给予保证指标的单独性保障性供地)16公顷。实施旧城改造,征收房屋372户、面积10余万平方米。推进四期安置房南区、汇鑫商务中心、臻园房产等工程建设。嘉陵江路、紫琅路、永丰河西闸站及配套河道整治、如东荣能实业有限公司标准厂房等工程竣工。启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中心幼儿园、颐养福利中心东屏护理院建设竣工,推进中心小学、新光幼儿园、苴镇幼儿园、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公墓等工程建设。开展“263”专项行动,治理重点行业污染源和面源污染,开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专项整治,园区通过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验收。开展畜禽粪污整治,禁养区全面关闭拆除养殖户14户,3个重点村整治到位,总投资500万元粪污处置中心开工建设。新建农路33千米、防渗渠59千米、桥梁19座、泵站7座,整治三、四级农村河道84条、187.6千米。
【概况】江苏海门工业园区(简称“海门工业园区”)成立于2006年8月,位于海门市西部,是全国家纺产品集散中心、省民营经济集群示范区,有国内蕞大的家纺专业市场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市场。2017年,海门工业园区实现应税销售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7.89%。完成工业入库税金3.2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抵扣1791万元,比上年增长96.97%。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完成进出口总额20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65元,比上年增长8.5%。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至年底,海门工业园区有商户310家、外贸公司151家、货代公司24家、报关报检代理机构参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13家。报关出口26077票,报关额30.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3%。海关“宁关e通”掌上物流系统、单兵作业系统等应用于试点通关。家纺产业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全年线年海门跨境电商论坛,与深圳市浩方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亚马逊和亿贝跨境电商平台。园区获评第三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2017年,海门工业园区净增骨干企业11家,累计33家;净增规模企业8家,累计118家。全年签约项目8个。实施超1亿元产业项目15个,其中工业项目11个、服务业项目4个,银庭现代家纺产业园(科创园)被认定为超10亿元重特大项目。与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缔结友好合作关系。
【科技创新】2017年,海门工业园区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83%。新增省著名商标2件、省名牌复评5件。引进上海领军人才廖梅松,申报“东洲英才”。
【叠石桥市场建设】5月16日,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商工部部长拉萨、国际纺联总干事克里斯丁·辛德勒考察叠石桥,推进中亚班列和中阿经贸合作事宜。8月15日,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9月21日在北京上市(股票代码872096)。9月19日,叠石桥家纺市场举办全国纺织行业(家纺)质量提升行动启动仪式暨中国·南通海门市第六届质量节。首次以叠石桥产业集群名义组团参加南亚博览会。组织叠石桥家纺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上海博览会。10月中旬,“叠石桥家纺”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运行,为叠石桥市场所有商家提供新产品发布及平台推广服务,开设“微官网”“微团购”等数字信息化平台。12月22日,“叠石桥e服务”APP上线。
【概况】江苏启东经济开发区(简称“启东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江苏省首批省级开发区和沿江沿海重点建设开发区,位于启东市区西南侧。2017年,启东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9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应税销售163.5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31亿元,全年实际到账外资4458万美元。
【产业发展】2017年,启东开发区围绕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年签约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14个。其中,外资项目3个、内资项目11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外资1亿美元以上)项目10个。南通市认定新开工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其中南通市重特大项目2个;南通市认定新竣工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新认定转化项目7个。
【科技创新】2017年,启东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创新要素资源集聚。发挥互联网产业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科创大楼平台作用,借力北大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上海交大启东产业研究院和锦绣申江等合作机构,推动微生源、欣百诺、领星科技等项目建设。新增省“双创”人才2人、省“双创”团队1个。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帮助48家企业融资6亿元。
【基础建设】2017年,启东开发区完成善成三村南区、林洋好家园东侧等5个地块拆迁任务,交净地285.13万平方米。安置房在建项目涉及8个地块7774套116.94万平方米。完善园区市政路网,海洪南路、牡丹江西路、新洪南路、滨江大道(恒丰路—通江路)互联网中心环路等道路实现全线千米。韩华路夜排档工程、善成小区停车位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完成人民路绿化改造、锦绣家园二期、南苑西路节点改造等绿化工程。加快人民路河、银河路河雨水提升泵站等工程建设。
【概况】江苏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简称“吕四港开发区”)位于启东市北部,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启东经济开发区北区,2003年2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江苏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9年与吕四港镇实行“区镇合一”体制,2012年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江苏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区内有全国六大国家级中心渔港之一的吕四渔港。2017年,吕四港开发区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8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8%。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
【产业建设】2017年,吕四港开发区突出先进制造业和新型海港产业建设,在建工业项目12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8个;新竣工项目16个;新投产项目7个。大唐电厂完成4台660兆瓦机组供热改造,大唐脱盐水改造项目完成改造并具备供热能力,全年实现销售41.49亿元。华峰超纤11条生产线进入生产,全年实现应税销售12.56亿元。广汇能源项目一期工程头部艘LNG靠岸并进入试运行,一期扩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年实现应税销售20.88亿元。
【开放型经济】2017年,吕四港开发区新增工商注册外资4796万美元。启东广汇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项目建设阶段先行开展自营进口业务。5月,开展LNG液化气进口业务,新增进口2625万美元。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启东广汇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分别进口生产设备1600万欧元、900万欧元。
【基础建设】2017年,吕四港开发区编制完成环抱式港池控制性详细规划。东港池疏浚土方1400万立方米,完成10万吨进港支航道一期工程,实施PPP项目吹沙工程。中国吕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获批,完成吕四渔港品牌体验馆、海鲜美食街土建,如意大道绿化完工,三岛膜结构卸鱼棚开工建设。推进供气、污水处理及供电等设施建设。
【概况】江苏南通如皋港工业园区(简称“如皋港工业园”)位于如皋市南部沿江,成立于2005年,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参照省级开发区管理,按功能划分为如港新城区、临港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生态养生园四大板块。如皋港工业园有长江岸线千米和国家级长江主航道2条,其中-15米以上长江深水岸线余座。园区内船舶海工及重型装备、绿色新材料、高端石材产业集群粗具规模。2017年,如皋港工业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0.72%。完成规模工业产值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完成全部工业应税销售3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净增规模企业21家,累计155家;新增总投资超1亿元企业13家,累计47家。完成固定资产抵扣税1.31亿元,比上年增长58.6%。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57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7%;完成服务业税收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净增重点服务业企业9家,累计重点服务业企业54家。
【港口产业】2017年,如皋港工业园打造“互联网+物流+仓储+贸易+金融”新型港口物流生态链,新开通福建省泉州港,辽宁省盘锦港、营口港,湖北省武汉港直达航线,打通与珠江三角洲、辽河以东地区、东南沿海、长江中上游及华中地区物流通道,“公铁水”集疏运体系更趋完善。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4516万吨,比上年增长9%;集装箱吞吐量15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50%。如皋港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实现营业收入644.8亿元(含工业应税销售1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实现税收2.43亿元;完成设备抵扣税995.58万元。全年,长江三角洲石油化学品交易中心、华东煤炭交易中心、大宝赢石化交易结算中心三大平台实现应税销售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9%,完成税收1.35亿元。上市公司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园区,华东煤炭价格指数上线余家。如皋港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获省发展改革委认定为省示范物流园区,获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50强。
【招商引资】2017年,如皋港工业园完成新批工商注册外资2.15亿美元,占全年任务107.6%;实际到账外资465万美元,到账港澳台资4518万美元。签约项目35个。其中,内资项目30个,投资总额441.24亿元(联仓信息科技项目总投资50亿元、体育休闲特色小镇总投资60亿元、胶粘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外资项目5个(PC电子设备及配件、融资租赁、纳诺环保科技产业园、纳诺南通环境治理项目、TS碳纤维导线亿美元。
【项目建设】2017年,如皋港工业园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140亿元,胶粘新材料产业园、东和电子等20个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其中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项目开工55个、投资总额25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6个、服务业项目19个。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新开工7个。全年竣工项目29个,项目转化率71.6%。
【对外贸易】2017年,如皋港工业园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63%。其中,出口额5.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98%;进口额3.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96%。
【转型升级】2017年,如皋港工业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家,完成“地条钢”整治、砖瓦窑整治,拆除沿江非法码头27座。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服务,实现“3550”改革目标,数字指挥中心建设入选省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成果。推动融达新材料、威盛特钢、国鼎管桩、华凯重工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皋港集团总投资10.5亿元收购南通长江镍矿精选有限公司,新建长江国际交易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如皋市博润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德峰药业有限公司破产后经司法拍卖,分别被如皋市油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李文甲化工有限公司收购。推进苏中国际、中伟业通讯上市进程。完成技改投入规模企业28家,新增技改项目6个,实现应税销售正增长技改企业13家。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3个,立项85个;申报各项专利1146件,比上年增长70%;申报发明专利1022件,申报PCT专利10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2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99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入选省“双创”人才1人,引进国家“”专家1人、省外高端人才5人、上海领军人才1人。
【基础建设】2017年,如皋港工业园加速镇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融入上海都市圈、依靠南通协调发展步伐,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沿江公路快速化改造方案,皋张过江通道方案进入论证阶段。推进如港新城建设,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示范镇和中国蕞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完成恒盛周边道路、海螺大道及环岛西路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二期土建工程,郭园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实施绿化工程14项,新增绿化面积10.2万平方米。芳水路、环城河等地段实现全面亮化。学府御园二期、龙墅湾、金水华庭、金雅中央城开发形势良好,推进百盛园、金雅邻里中心及翠湖新苑建设。全年实现房地产交易税收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推进康居工程建设,搬迁853户、安置2421套。推进安置房配套工程建设,投入3000万元实施安置房电力新建,改造面积35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入户3400户。
【概况】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如皋高新区”)成立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29日,省政府批复同意筹建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2017年底,全区形成以软件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为主导,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体系。2017年,如皋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完成增值税(不含营改增)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实现全部工业应税销售45.1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实体工业经济应税销售23.2亿元,比上年增长50.35%。工业实缴税金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净增规模企业5家,累计30家;新增1亿元企业2家,累计6家。服务业应税销售25.4亿元,比上年增长74.9%。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应税销售9.7亿元。
【招商引资】2017年,如皋高新区实现工商注册外资955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3500万美元。全年引进项目66个。其中,斯大锅炉、小分子水精调VC水光原液、半导体直冷机生产、电缆桥架生产泽丰电气科技、尾气净化环保催化剂生产线个,新益嘉环保服务、先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锦投贸易、眼宝科技等总部经济项目8家,小咖秀科技、腾耀网络科技、南通聚微生物科技等软件服务外包和电商企业33家。CSIP创客孵化“开源空间”线上平台和微信服务号运行,南通匹克网络、江苏思悦特信息2家企业入驻孵化。上海蚁城科技SAP中小企业电商平台运营,新浪秒拍(一下科技)视频处理基地项目全面落户,如皋天语信息有限公司运营。5月26日,江苏初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签约落户如皋高新区。
【项目建设】2017年,如皋高新区开工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工业项目16个、服务业项目6个。佳宝机械、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大型模具生产线扩产、金月亮新材料、超达大型汽车检具、龙游湖文化创意园等8个项目投产,德禄家居主体竣工,北外龙游湖培训中心、家仕乐科技、泽丰电气、伟宏新材料、驰童游乐设备、初曦生物科技等项目加快建设。
【科技创新】2017年,如皋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完成专利申报674件、职务发明申报282件,获职务专利授权208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1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51件,比上年增长30.77%。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8家;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家,累计50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2个,累计76个。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南通佳宝机械有限公司、南通世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南通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南通大学共建省研究生工作站,如皋高新区、海迪科(南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台湾长庚大学三方合作共建江苏省如高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研究院。新增人才项目7个,其中引进“”专家、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3人。入选省外国引智专家项目2人、南通市外国引智专家项目3人。
【基础建设】2017年,如皋高新区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基础设施投入3400万元。消防站东侧道路、凤台路建成通车,龙游湖封闭工程竣工,汪明路、双龙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和软件园二期、时尚文化街区建设加快推进。推进御锦馨河城、碧桂园、中南世纪城、龙游湖壹号、城开时代广场等房产项目。
【如皋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如皋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成立于2009年,以信息服务外包、呼叫中心、电子商务、软件人才培训、动漫产业为主导。2017年,产业园实现软件外包执行额24.8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实现离岸外包执行额59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5%。举办首届黑客松大赛、“一带一路”软件行如皋峰会、中国工业物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天语信息、一下科技等41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相继落户。全区通过南通市服务外包企业认证69家。至年底,如皋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入驻企业325家。其中,通过服务外包认证企业177家,“双软”认证(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企业56家,从业人员1.65万人,集聚上海晟峰、中锐集团、博辕软件、凌志软件、如云信息等优秀软件企业和顺丰集团、中航锐赛等世界一流企业。年内,产业园入选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获评省留学回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2月,产业园二期工程——如皋“双创”产业中心开工建设,总投资11亿元。
【概况】2009年6月,海安工业园区成立。2011年10月,海安工业园区更名为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海安高新区”)。2012年8月,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高新区。2017年,海安高新区完成工业开票销售6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2%,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2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22亿元。
【经济建设】2017年,海安高新区新增定报企业26家,总数291家。开票销售超1亿元企业91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22家。亿森供应链实现“新三板”挂牌,万淇生物、双双高科、中平神马完成“新三板”入轨。全年完成1亿元以上技改项目25个,累计完成技改设备投入10.14亿元。全年招引蓝领技能人才1426人。新入驻第三方物流企业19家,新开辟物流专线条。新引进电商经营主体68家,其中入驻园区27家。新培育跨境电商企业6家、跨境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新招引市级以上总代理(总经销)、厂家直销37家。新增省内大型会计事务所1家、40人以上其他商务服务企业3家,新招引城市经济体9家,其中体育健身项目2个。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2017年,海安高新区招引1亿元以上项目21个。完成新增工商注册外资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完成到账外资8053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推进铭利达科技、圣德曼铸造、铁锚玻璃、华兴压力容器、恩达通用等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全年完成新开工工业项目93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完成新竣工工业项目60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23个。完成设备投入13.03亿元。完成中储粮、金都物流、昌润冷链物流二期、东大街崇德华府等新开工1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3个,完成零担快运、爱得电商、二手车市场等新竣工1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0个;74个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文化科技大厦。完成1000万元以上农业园区种养项目7个、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
【科技创新】2017年,海安高新区举办“双高双创圆桌会议”“通创荟”走进海安高新区等活动。全年引进30万元产学研合作项目39个,引进10万元产学研合作项目40个,新引进成果转化项目16个。新增科技创新型金牌企业9家、银牌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0家。全年发明专利申请560件,专利授权总量1500件。引进“”专家3人,引进“双创”人才12人,引进省内高层次创业人才2人、上海领军人才5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23个。高新区科创园获评“江苏省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
【基础建设】2017年,海安高新区科技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锦纶新材料产业园、台商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进入实施阶段。全年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完成开元大道、西园大道等绿化工程,三里闸、园庄路、西苏路等污水管网工程,新、老通扬河桥等路灯亮化工程。落实高标准农田水利示范县项目,改造农村车口20座。新增成片造林面积263公顷。完成县属重点工程23项,新园菜市场、黄沙岗路东侧、宁海路西侧等7项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协议签订252户,交房244户。奥华花苑、海南西区二期、龙须花苑等安置房工程完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实施重点环境整治项目5个,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25个。实施雨污分流,建设污水管网10.5千米。全年完成增减挂钩入库112.4公顷,盘活低效闲置用地48.87公顷,完成征地153.73公顷、点供项目用地14.07公顷,申报“同一乡镇试点”项目区120公顷。
【概况】江苏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简称“洋口港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2016年5月,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如东县东北部,分海上作业区、临港工业区、综合物流园区及港口新城区四大功能区。2017年,洋口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16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2.59%;固定资产投入8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3.17%。服务业规模投入37.1亿元,完成应税销售173.7亿元。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9件,专利授权量200件。1月18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新一轮洋口港加快发展有关问题的函》(苏政办函〔2017〕6号),支持洋口港加快发展。5月11日,2017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宁波召开,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洋口化工园区)列“潜力园区10强”榜单。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获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证书。6月5日,旅游卫视《品味中国》栏目“走进洋口港”开机。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2017年,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签约项目49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22个,20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增重大项目公司注册28个,实现到账外资6834万美元,新增重大外资项目6个,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16亿元。全年开工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20.71亿元,开工1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0个,累计完成投资13.9亿元。新发展规模设施种植园区1个、新增加工类项目2个、流通类项目1个、新发展渔业养殖类项目1个、农业休闲观光类项目1个。10月9日,总投资450亿元“一带一路”金光如东科技产业基地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签约,为南通史上蕞大现代化产业项目。11月18日,洋口港开发区与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结对共建洋口港临港工业区有色金属产业园。12月11日,洋口港开发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签署园区战略合作框架性协议。
【港口发展】2017年,洋口港实现进出国际航行船舶147艘次,港口吞吐量478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LNG码头进口船舶57艘,进口LNG436万吨;重件码头靠泊45艘,吞吐量31万吨;液化码头靠泊45艘,吞吐量11万吨。4月19日,装载1500吨丙烯腈韩国籍轮“顶级三富”安全靠泊洋口港5000吨级液化品码头,实现该码头自对外开放以来外籍船舶首次靠泊。涉港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液化品码头二期(G2、G3泊位)、通用栈桥工程开工建设;黄海大桥二桥工程、重件码头升等工程获通航批复;15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避风航槽、避风塘施工完成,临时航道完成80%工程量。洋口港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方)、中交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香港)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头部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签订洋口港区桥梁和液化品码头工程PPP项目合同,成立中交如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升涉港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和工程管理水平;江苏洋口港港务有限公司与中天科技集团上海亚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中天亚东与洋口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洋口港物流产业链开发及运营”项目协议,洋口港集装箱业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口岸管理】2017年,洋口港口岸不断提升口岸管理水平。1月25日,洋口港口岸完成首次边防检查勤务。2月20日,江苏检验检疫局批复同意在如东建立南通检验检疫局石材检测实验室。6月16日,南通检验检疫局石材检测实验室在洋口港揭牌。8月,南通口岸委组织如东海关、如东海事、如东国检、如东边检4家查验单位对开放泊位进行核查;12月底,洋口港区2家码头企业3个开放泊位均达到优秀等级。10月24日,洋口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省级预验收,12月28日通过国家级验收。
【基础建设】2017年,洋口港开发区阳光岛主干道路、通信、供电、排水、排污、消防、污水处理厂、公共管廊架、综合服务等配套设施到位。临港工业区一期配套到位,污水收集系统工程、消防站投入运行,一期东堤路改造及北横河贯通工程、公共管廊架、供热管道等重大基础配套工程完工;二期污水收集点、石材园配套道路等完工,主干道路网、独立水系基本形成;三期中心路等基础配套开始实施。洋口港大道、港城大道建成通车,洋口港以高速公路、铁路、高等级公路、运河、管道为主框架的综合集疏运体系得到完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